1、1981年3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发文(湘办函[1981]42号),决定岳麓书院由湖南大学负责修复和管理。岳麓书院修复工程从此开始。
2、1981年3月24日,中组部([81]干任字132号)任命朱凡为湖南大学校长,成文山为副校长。
3、1981年3月24日,学校决定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成文山兼主任。
4、1981年4月,学校研究决定,全校从当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并提出“三级学位,系统优化”的办学模式。
5、1981年4月,学校党委召开系列会议,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清“左”工作,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6、1981年5月至6月,学校先后召开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7、1981年5月23日,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国档字474号文件),学校成立科学技术档案科。
8、1981年5月25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研究室、计算机站合并建成计算机科学系,由杨润生教授任主任。
9、1981年6月,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展各种活动,热烈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向前看,坚定不移跟党走,一心一意干四化。
10、1981年6月,经湖南省军区批准,撤销湖南大学民兵高炮连,其高炮移交长沙市木材公司。
11、1981年6月29日,湖南大学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立,主席成文山,副主席肖伊莘、王寿康。
12、1981年8月,美国泰勒克公司一行5人来校举办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并检修了学校的所有计算机。
13、1981年8月,科研项目“苯乙酸合成新工艺路线”获第一机械工业部八一年度科研成果二等奖。
14、1981年8月,美籍华人李忠熙教授由联合国科教处介绍来校讲学,为期一周。
15、1981年9月9日,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为更好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校党委决定恢复校刊《湖南大学》的编辑出版工作。
16、1981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熊祝华、方爱农、俞汝勤、周炎辉4人晋升为教授,姜乃昌等40人晋升为副教授。
17、1981年9月,校党委组织党员骨干学习班,深入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8、1981年9月29日,学校党委在大礼堂隆重召开1980—1981学年度“学雷锋、创三好”表彰大会。
19、1981年10月8日,中组部发出文件([81]干任字624号),任命贝效良为湖南大学副校长,刘久成为党委副书记。
20、1981年4月—11月,首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赵立华等五人在国外完成访问进修任务,并先后按期回校执教。
21、1981年11月11日,学校参加设计的项目—长沙湘江大桥,在“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表彰大会”上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项目奖。
22、1981年11月13日,学校南楼起火,大火从13 日凌晨1点多持续到5点钟。周里等省、市领导亲临现场察看失火情况。起火原因一直没有查明。火灾造成损失按当时计算达七十多万元。
23、1981年11月23日,省委书记焦林义来校,给省会高等院校1600多名学生作关于深人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的报告,勉励同学们深入学习《决议》,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24、1981年11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国首次研究生学位授权申报与审核工作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评审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湖南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应用数学、固体力学、结构工程、道路工程、机械制造、无机非全属材料、工业自动化、理论电工、电机等10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
25、1981年1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发文(机教字[81]1601号),批准学校组成学位评定委员会,并由成文山任主席,肖伊莘、王寿康任副主席。
26、1981年12月5日—9日,学校科研成果鉴定会在一机部教育局的主持下胜利召开,其中“可控硅多功能电力测功机的研究”等10项科研成果全部通过鉴定。
27、1981年12月17日,校党委召开各系(部、厂)党员正副主任、党总支正副书记、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一机部关于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到会同志以无记名方式提名推荐了校级干部。
28、1981年12月6日—28日,陈先知、周炎辉、王常德一行三人前往日本筑波大学、千叶大学考察访问,并与两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29、1981年4月—12月,国家公派出国访同学者有:朱良、舒震、沈蒲生、罗瑞章、刘光栋、任长学等6人。
30、1981年,学校科研喜获丰硕成果:承担科研课题95个,比1980年增加8.4%,经费比1980年节省20%,完成46项,已鉴定3项。
31、1981年,学校增设党委学生工作部。
32、1981年,学校分别成立体育、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图书馆委员会,陈才沆、成文山分别担任两个委员会的主任。